癌症幸存者社会疏离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1-04-26 来源:知网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流行病学的转变,癌症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但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普遍增加。癌症幸存者(cancer survivor)已成为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美国医学学会(Institute of Medicine,IOM)认为,从癌症确诊那一刻到生命结束时的所有患者都属于癌症幸存者。研究发现,癌症幸存者普遍存在自卑感、病耻感和歧视知觉,这种负性心理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自我封闭、退缩、疏远甚至出现社交焦虑,现出不能与外界进行积极互动、脱离主流社会群体的社会疏离行为。这种社会疏离状态既影响了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同时也增加了癌症幸存者家庭以及社会的压力,可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关注癌症幸存者的社会疏离问题,对促进其融入家庭、社会及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疏离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护理学家Biordi提出,是指个体脱离自己所在的集体,这种脱离既可以是积极的主动脱离,也可以是消极的被动脱离。Biordi的概念从个体角度出发,强调的是与“归属感”相悖的被动“脱离感”,指被动脱离的个体经历的消极情绪感受,但忽略了社会疏离的客观社会环境。随后,Carpenito-Moyet从群体角度出发,认为社会疏离是群体或个体的社交意愿得不到满足,并伴有孤独、寂寞或无意义感等消极情绪的一种状态。Nisbet认为社会疏离既是个体因迁移、孤单、缺乏安全感而回避或切断一切社交活动的客观表现,也是个体对他人、工作、甚至自我疏远的一种主观意愿。Fine等[8]也认为,社会疏离应包括情感性疏离(主观指标)和社会性疏离(客观指标)2个方面,其中,情感性疏离包括孤独感、排斥感等消极情绪体验;社会性疏离包括社交网络范围及日常人际接触频率的变化等客观指标。

关于社会疏离的概念尚无统一的界定,不同学者的表述各有侧重,但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是,社会疏离包含了主观感受和客观行为2个方面,主观感受包括个体感受到的孤独、无助等情绪体验,客观行为是产生社会疏离的个体与外部环境互动情况的客观改变,如社交回避、社交范围及频率的减少、社交障碍等,是个体因各种原因形成的消极否定态度对其社会行为的潜在影响而导致的一种自动疏远和隔离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邮箱: yhyl@tunmc.com

公司地址: 北京市顺义区安祥街12号院3号楼8层806室

优护优联

优护好课

咨询电话:010-60407671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 09:00-18:00)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7273号
京ICP备19034094号-1   ©2021 Tunmc
电子营业执照
技术支持: 优护优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