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的分期:(一)开始期;(二)发热期;(三)结束期 据体温变化常见热型分为: 1.稽留热:体温高达39℃以上。波动幅度<1℃。见于伤寒、肺炎。 2.间歇热:体温骤升至39℃以上,而后降至正常以下,经一个间歇后,再规律地交叉出现,见疟疾。 3.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于2~3℃。而最低温度始终高于正常。见败血症。 4.不.....
1.给药途径 同种药物使用途径不同,其药物作用效果也不同,给药途径包括混水给药、气雾给药、混饲给药、口服给药、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等。 2.给药时间 为了提高疗效和降低毒副作用,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给药时间。如对胃黏膜刺激的必须药物必须饭后服用、某些药物为了维持其在血液中的有效浓度,必须定时给药、若肝肾功能不良者,应适当调整给药间隔时间。 3.给药.....
机体所摄取的药物必须在特定部位达到一定浓度后才发挥药效作用,而药物在作用部位的浓度不仅与给药剂量相关,更是与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密切相关[2]。 1.药物的吸收 药物的分子大小、化学性质和解离度、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和给药部位,影响着药物的吸收速度和量,进而形象药效的发挥。 2 .药物的分布 药物在每个组织和脏器中分.....
1.胰岛素因避免高温和日光直晒。 2.胰岛素不但怕冷而且怕热。因此,千万不要把胰岛素放在窗台上、汽车里、暖气旁等过冷或过热的位置。 3.胰岛素应保存在2——8℃的冰箱中,未开启的胰岛素应在保质期前使用。 4.开启的胰岛素放在冰箱内的保质期一般为1月,注明开启时间。 5.切记不要把胰岛素放在冰箱的冷冻层,结冰的胰岛素不能使用,只能放在冷藏室内。 .....
1.操作前准备 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 2.检查核对:检查核对医嘱、药物,检查输液器的有效期、质量 检查瓶口有无松动、瓶口及瓶体有无破裂现象,认真核对药名、浓度、剂量和有效期和药品质量; 0.9%氯化钠溶液如果是玻璃瓶装,按开启玻璃安瓿的方法开瓶,如果是塑料瓶装,则用酒精棉签消毒瓶颈后直接旋开。 3.开启瓶盖:常规.....
一.目的 吸痰法是通过负压吸引的方法,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除,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治疗手段。适用于危重、昏迷、年老及麻醉等病人,防止病人因咳嗽无力、咳嗽反射迟钝或会厌功能不全,导致痰液不能咯出或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发生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二.方法 1. 中心吸引装置吸痰法目前各大医院均设中心负压吸引装置,吸引管道连接到各病床单位。① 核对解释.....
一.准备用物: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血氧探头等。 二.操作步骤 1.清理床旁桌面,放置心电监护仪,开机。 2.首先给病人连接吸氧装置,给氧。 3.连接心导联,一般连接四导联(RA置于右锁骨下 RL置于右肋缘 LA置于左锁骨下 LL置于左肋缘下)。 4.于输液对侧手臂绑好袖带。 5.夹好血氧探头(最好不夹在袖带同侧手指上).....
1.确认患者呼吸和心跳停止 2.拨打急救电话 3.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去除患者口腔呕吐物 4.将患者放平,放置于硬地面 5.跪在患者一侧,保证足够的按压力量 6.正确选择按压点,并将手掌交叉放置在上面 7.开始胸部按压,保证按压深度和频率 8.胸部按压 30 次后,开始人工呼吸(如果救助者不熟悉人工呼吸操作方法.....
一.操作准备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 2.查对医嘱。 3.按医嘱准备用物:检查口腔护理包失效期,打开口腔护理包。检查药液(液体及药物)的药名、浓度、剂量、失效期;轻拧瓶盖检查有无松动,查看瓶体、瓶底有无裂痕,将液体瓶倒置“Z”字,检查有无混浊、沉淀、絮状物;用开瓶器启开铝盖中心部,安尔碘棉签自中心部开始螺旋消毒至边缘2遍,冲洗瓶口,润湿纱球并清点数量。 .....
一.两人核对医嘱、执行单。 二.评估 1.着装整洁、洗手。 2.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与合作程度,讲解氧气雾化吸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3.评估患者呼吸系统状况、咳嗽、咳痰情况及用药史、过敏史等。 4.婴幼儿及儿童应评估进食/奶的时间,一般于进食/奶后半小时进行雾化吸入;患儿哭闹时应待安静后进行雾化吸入。 三.配置药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