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瑞姆理论的发展历程《护理—实践的概念》这本著名的著作是由奥瑞姆在1971年出版的,该书于1980年、1985年、1991年、1995年、2001年先后5次再版,每次再版奥瑞姆都结合实践将护理理论进行了完善。第1版中奥瑞姆阐述了个体的自理需要、自理能力等概念;第2版中奥瑞姆将自理概念拓展到家庭、团体、社区;第3版中奥瑞姆将自理概念发展为自理理论;第4版中奥瑞姆重点阐明了护理缺陷理论。由于护理.....
知信行理论模式(Knowledge, Attitude/Belief Practice, KAP)是迄今用来解释个人知识和信念如何影响健康行为改变最常用的模式。该理论模式曾被成功地用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工作中。它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和形成行为三个连续过程,其中,“知”是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信”是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行”是行动。该理论提出了知识、信念和行为之间的.....
保护动机理论(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PTM)是由美国学者Rogers于1975年首次提出,该理论以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HBM)为基础,强调个体认知在行为改变过程中的重要性。伴随着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不断增加,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行为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健康信念理论蓬勃发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Prentice等研究发现.....
自我效能理论(Self-Efficacy Theory,SET)由美国心理学家Albert Bandura于1997年提出,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实施和完成某个行为目标或应付某种困难情境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是人们对自我行为能力的认知与评价。Bandura认为,人们对自身能力的判断在其自我调节系统中起主要作用,通过认知过程、动机过程、情感过程及选择过程等方式调节人的活动;同时.....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ntegrated Theory of Health Behavior Change,ITHBC)由美国临床护理专家Ryan通过整合多种应用较多的针对行为变化的相关理论如健康行为改变理论(health behavior change)、自我调节理论(self-regulation theories)、社会支持理论(social support theory)等的核心精.....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 HAPA)是20世纪80年代,德国心理学家Schwarzer在“自我效能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理论[36],该理论认为健康行为改变可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动态阶段,包括前意向、意向以及行动。每个阶段间相互的转化主要依赖于社会心理学的因素,作为影响健康行为的重要社会心理学因素,行为计划和自我效能就是典型代表,.....
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 HBM)是由美国心理学家Hochbaum于1958年首次提出的,后续又由Becher和Rosenstock等心理学家进行了补充完善,该模式是以价值期望理论为基础,综合了动机理论及认知理论而最终形成的。其理论假设是:个体意识到患病的风险性及严重性,从信念上坚定的认为自己有能力采取相关行为,降低患病风险、减轻不良后果,最终实现预期效果。也就.....
护理学本科 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由硕士毕业论文中心,硕士论文组整理提供,以下题目仅供参考,可自拟题目撰写论文 1、循证护理在预防化疗期白血病患者口腔溃疡中的应用 2、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性护理 3、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4、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 5、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一个有着高素质修养的护士,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及伦理道德修养,又能在业务技术上勤奋好学,精益求精。高尚的道德和精湛的技术是一致的。护理并非单纯熟练工作,而是需要认真刻苦钻研才能掌握的专业。娴熟的技术将是你立足的基石。只有起点高,职业道德和伦理修养及行为规范好的护士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服务于社会,共筑和谐。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是2018年上半年最具.....
有想要学好护理,除了在课堂上的学习之外,在日常里的知识积累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私下里的阅读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看私下里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专业书是必不可少的,但也需要其它的来调剂下生活,因此介绍下可以看的专业和课外书吧。 专业书可以看: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基础》,《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