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体免疫力底下。 2.细菌在上呼吸道定植,吸入物黏附。 3.胃内酸碱度降低和细菌定植,误吸。 4.呼吸机及相关装置引起的感染。 5.人工气道的直接影响。 6.体位的影响。 7.吸痰操作。 8.医务人员因素以及空气环境。 .....
1.患者出现发热体温大于38℃,呼吸道有脓性分泌物;肺部可闻及湿罗音;外周血白细胞增多。 2.X线检查显示肺部有侵润性阴影或出现新的侵润性阴影。 3.病原学检查:支气管分泌物分离到病原菌。 .....
预防: 1.在超声引导下完成置管,减少穿刺次数。 2.置管人员应识别风险大的穿刺部位(肘窝部位或上方的正中神经和骨间前神经,肘窝和前臂内侧皮神经,锁骨下和颈部的臂丛神经),避免神经损伤。 处理: 1.置管导管时和导管留置期间,病人自诉发生感觉异常类型的疼痛,应立即拔除导管。 2.置管过程中,病人发生刺痛、电击痛、灼烧感、麻木、呼吸困.....
预防: 1.置管应由取得专业资质人员完成,并按规范操作。 2.冲封管用10ml以上注射器使用脉冲式进行操作。 3.拔管困难时切勿暴力拔除,避免造成导管破损、栓塞、断裂等。 处理: 1.外漏导管破裂:夹闭或密封损坏区域,避免空气栓塞,再修复之前标记“标记不要使用”,使用与导管配置相符的修复工具,修复后评估修复效果,如修复失败,及时拔除.....
预防: 1.使用导管固定装置进行固定。 2.每次治疗前后都应确认导管外漏长度。 3.经导管注射造影剂时,注射前评估导管情况。 处理: 1.评估导管移位情况,不应将导管外漏部分,移入体内。 2.测量导管外漏长度,与置管时进行比对,评估导管留置时间。 3.增加导管评估频率,做好记录。 .....
预防: 1.置管:洗手、最大化无菌屏障进行置管操作。 2.维护:每次维护消毒接口大于15s,使用正压接头、抗菌导管、无菌敷料贴、抗菌剂封管并每日评估,及时拔除不必要导管。 处理: 1.如有红斑、硬结、渗出、不伴有其他明显感染源的发热或病人主诉任何与导管相关的疼痛、触痛时,立即拔除外周静脉导管。 2.对怀疑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时,应立即.....
预防: 1.置管侧手臂早期适当运动。 2.补足充足的水分。 3.早期不建议使用抗凝剂进行预防治疗。 4.封管液浓度配置正确,采用正确的手法冲封管。 处理: 1.诊断性检查(普勒超声/造影/CT/MRI)。 2.有症状的静脉栓塞,给予抗凝治疗;若果是深静脉血栓,在拔除导管后应持续给予三个月抗凝治疗。 .....
预防: 1.遵循正确的冲封管程序。 2.根据无针输液接头的设计类型,以正确的顺序及手法夹闭导管和断开注射器,减少导管尖端回血。 3.输液前,确保所有导管夹处于开放状态。 4.评估输液方案,合理安排输液顺序,输液后充分冲管,避免药物互相接触产生沉淀而堵塞导管。 处理: 1.检查输液系统,是否符合要求,解决外部机械原因引起的.....
预防 1.做好导管的维护,定期评估导管是否通畅,及时发现药物渗出的症状。 2.避免关节活动;不应通过导管输注腐蚀性或不间断、长时间输注强刺激药物;避免多次穿刺。 处理 1.拔除导管,无菌敷料覆盖,拒绝地渗出区域施加外力。 2.抬高肢体,促进淋巴回流和吸收。 3.评估神经血管,包括毛细血管再充盈、感觉和肢体远端关节的运动。.....
预防 1.根据静脉治疗方案,病情和经济条件等综合评价导管尖端放置的最佳部位。 2.满足治疗前提下选择最细的导管;避开关节部位,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消毒剂应充分待干后进行后续置管操作,妥善固定导管。 处理 1.穿刺部位正常,无任何症状者,选择继续观察。 2.靠近静脉注射部位轻微发红或微痛,每日更换敷料贴,继续观察。 3......